本文由网名为李洁明的网友收集整理投稿。
下面是小编给你整理的关于热胀冷缩图片,希望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精选10篇的内容对你有用!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热胀冷缩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和比较等形式,知道汽车的功用及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活动准备:几中常见车的图片及玩具汽车。
关键点:幼儿独立得观察和比较,并分析出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功用。
活动环节:
操作要点
一、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和卡车等)
二、观察比较
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2、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洒水车有水箱,用来清洁马路的。
3、说说这些车的功用,知道每种车都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不同的名字。
4、观察这些车的车轮,知道不一样的车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六个等。
三、说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
幼儿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多,并能说出它们的功用。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学会自制“液体温度计”。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热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体)等。
教学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温度计,提问:你们想自己有一支温度计吗?
2.教师介绍伽利略和雷伊发明的温度计。
3.这两种温度计利用了空气与液体的什么性质?让我们来研究吧!
一.活动 自制“液体温度计”
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以学的知识讨论这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
(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进行评价。
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3.研究不同液体制作的“温度计” 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预测: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3.)方法指导。
(4.)学生观察。
4.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1.)实验中,几种“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共同的变化?
(2.)引起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
(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4.)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学生解释自制“温度计”的原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对气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
1.知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提问: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活动 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实验的设计:
(1.)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两个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①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
②用什么方法能看到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现象?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补充或完善:
·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启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
·借助因受热膨胀而冒出的空气在水中冒泡,因受冷空气收缩,外界气压将水压入管中或瓶中来发现。
·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凹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当容器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
(3.)评价:在此环节思维活跃的同学给予肯定。
(4.)形成各自完整的实验方案。
2.实验现象猜想。
3.按设计的方法完成实验。
4.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5.分析比较,我们的猜想和观察到的现象一致吗?
三.小结:
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学生解释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对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2.观察认识多种物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合理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
1.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知道一些液体、气体、固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准备
小气球、酒精灯、火柴、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踩瘪的乒乓球等。
一.教学导入
1.阅读指南车信箱。
2.液体、空气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思考:固体会不会也热胀冷缩呢?
3.让我们一同来研究研究吧!
二.活动 研究铁轨间为什么留缝隙
1.实验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1)教师演示: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步骤:
①左手扶灯体,右手摘下灯帽,口朝下倒扣在桌上。
②划着火柴,让火焰朝上接近灯芯点燃酒精灯。
③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④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使用外焰。
⑤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体,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2)学生练习使用酒精灯(交待注意事项。)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铜球的热胀冷缩实验。
(4)描述实验过程和看到的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
2.补充实验:玻璃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老师演示:注射器的玻璃活塞(熟玻璃制成的,受冷受热不易炸裂)可以顺利地进入管内到达底部,用酒精
灯加热注射器的活塞,再放入管内,你们想,会有什么现象?接着使活塞受冷后,把它再放入注射器内,你们又推想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2)组织学生描述实验的过程和看到的现象。
(3)分析:实验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
(4)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小结
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拓展: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1)解释教材出示的三种现象。
(2)找一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现象?
[ 内 容 结 束 ]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科学小实验观察物体热胀冷缩这一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重点:
观察物体热胀冷缩这一科学现象。
活动难点: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实验材料:透明容器、温度计;瘪可乐瓶,开水,温度计每组一支
活动过程:
一、乒乓球变圆了。
教师演示将踩瘪的可乐瓶放在开水中,请幼儿观察瘪的部位发生变化的神奇现象。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可乐瓶会发生什么的变化?
为什么可乐瓶会鼓出来?
二、温度计的变化。
1、教师操作,幼儿观察温度计液面高度,并记录数值。
提问:未插入前温度计的度数是多少?
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有什么变化?
温度计插入冷水中有什么变化?在冷水中慢慢加入热水,温度计的度数又有什么变化?
2、给自己测量体温,感受热胀冷缩现象。
(1)提示:你有没有量过体温?
在身体的什么位置量?
怎样测量体温?
怎样看刻度?
(2)教师提示操作步骤,幼儿两人一组给自己测量体温(宜采用腋下测量体温),对比体温表前后液面的高度差距。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空气、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过程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体验和自己动手进行空气及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享受实验成功时的喜悦心情,意识到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存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对空气、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探究的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三、教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1)、分组器材:
⑴号箱:2只瘪的乒乓球;
⑵号箱:1只充气的气球、1只和充气的气球同样大小的铁圈;
⑶号箱:自制的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带气球的平底烧瓶1只、自制的气体热胀冷缩演示仪、摄子钳、棒状温度计。
(2)、演示器材: 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有关热胀冷缩投影片。
(一)、游戏导入新课,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1、大家都玩过吹肥皂泡。谁有本事来吹一个大肥皂泡?
2、请一同学吹肥皂泡,大家要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变化。想一想,肥皂泡为什么会慢慢变大?倾听学生发言后(板书:空气)
3、刚才同学们用嘴吹的方法造肥皂泡,现在不能用嘴吹,也不能用打气筒之类的器具,你们能再造一个肥皂泡吗?请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准备怎样造?等会儿把方法介绍给大家听,比一比哪组方法能成功。
4、教师演示:老师也有一个办法,看能不能造出肥皂泡? (老师拿出带吸管的烧瓶,管口上绕有一些棉线,在管口上蘸一些肥皂水,然后用手在烧瓶上一捂,吸管上口就出现了肥皂泡。)
5、谁能揭开老师利用了什么科学知识?请动动脑筋,说得让大家都听得懂。热的手与肥皂泡之间是谁在起作用?怎样使肥皂泡更大?(老师演示,把带吸管的烧瓶放入有热水的水槽中,肥皂泡渐渐变大。)
6、如果老师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这肥皂泡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继续演示,肥皂泡渐渐缩小了。)
7、大家明白这个游戏中的科学道理吗?
(二)、利用多种材料,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1、刚才老师用手捂、用热水使肥皂泡变大;用冷水冷却使肥皂泡缩小,同学们能不能利用这冷热的变化来设计几个有趣的实验?
2、我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有热水瓶、水槽、铁盆、盐水瓶、气球、铁圈、乒乓球等,大家可以借助这些材料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各组先确定研究的问题,然后考虑一下需要用到的材料以及方法。
3、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组的实验方案。
5、分组实验:请1号同学主持实验,其他同学配合。如果你们的实验验证了你们的假设,组长可到黑板上给你们小组加一个红五星。
估计学生会设计以下实验:
(气球先放入热水中、然后用铁圈套;接着再把气球放入冷水中、也用铁圈套。)
(烧瓶上套气球,然后分别把套有气球的烧瓶放入盛有热水、冷水的500毫升烧杯中。)
(把2只瘪的乒乓球,其中一只乒乓球刺有小孔,先后放入盛有冷水、热水的500毫升烧杯中。)
6、汇报交流:小组里先交流一下,然后挑选一个你们认为做得最满意的,想想怎样汇报?哪个组先来说说?
7、播放“空气热胀冷缩课件”,让学生形象地看到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过程。
8、小结:刚才大家设计了、做了实验,你能综合一下说说实验的结果吗?
事实证实了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气体受热,体积会增大;气体受冷后,体积会缩小。(板书 热胀 冷缩)
(三)、探究固体是否能热胀冷缩。
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液体、空气都能热胀冷缩,那么固体是否能热胀冷缩呢?
2、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
3、让学生打开⑶号箱,用“自制的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一个铁做的垫圈,一块钉有2枚小铁钉的木板,2枚小铁钉之间的距离与垫圈的直径相等。)做实验。
4、教师用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做演示实验。
5、汇报实验现象及结果。
6、小结。
(四)、巩固应用:同学们知道了热胀冷缩的性质后能帮老师解决问题吗?
1、看投影片思考:
(1)、为什么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2)、出示南京长江大桥图。为什么桥面上要留“胀缩缝”?
(3)、为什么冬季电线拉得紧紧的,而夏季却会下垂松松的呢?
2、尝试:用温度计分别测试热水、冷水的水温;然后猜测一下:温度计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讲讲你的理由。
3、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现象。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六)、课后延伸:
钢笔帽拧不开时,你想什么办法拧开它。
板书 热胀冷缩
气体 有热胀冷缩性质
固体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预设: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液柱、红墨水......)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 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建立我们的假说。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胀大
空气 热胀冷缩
受冷 体积缩小。
教学后记: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篇6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法。
5、按学生汇报的方法演示实验。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但要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现象。
5、小结:我们发现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了前面观察铜球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尝试去观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让他们根据观察材料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们可以想出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来)
三、金属热胀冷缩吗
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2、阅读教材38页的资料。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观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做个提升,需要组织学生加顾一系列观察实验的现象 ,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二、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为全班准备:
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看现象进行描述)
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描述)
请两位同学上来看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现象描述)
师:换过来看一下,你们能不能从看到的现象判断出哪个烧杯的水热呢?
(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师:那在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①小组要分工合作。②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③做好记录。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3、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5、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拓展:出示一瓶水、饮料。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指导儿童通过实验自己认识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物体热胀冷缩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了解人们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利用和对危害的防止;
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意识和科学创造的本领。
教学方法:实验法 即通过观察发现问题 经过思考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检查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和学习知道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大家回去自己做实验来试一试空气和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们的实验都做了没有?
生:做了。
师:今天都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先分小组里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是讲一讲你做的是什么实验?怎样做的?实验的结果怎样?(教师巡视)
生:(小组交流)
师:现在请部分同学到讲台上来,向全班同学进行实验汇报。先说明你做的是什么实验,再边讲边做实验,说明实验的结果。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汇报空气的实验。
生:我的实验是用乒乓球来做的。有一次,我在打乒乓球时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后来,我带回家去,放在开水里一烫,结果乒乓球瘪的地方鼓起来了。这证明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以后,体积胀大了,把瘪的地方推出来了。
师:下面再请一位同学来向大家汇报。
生:为了查明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拿来一个塑料瓶,把它捏扁以后,拧紧盖子,再把它放在热水里(边讲边实验),捏扁的地方鼓起来了,放在冷水里,中间又瘪了下去。这两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会缩小。
师:他的实验做的很好。现在再请一位同学向大家汇报。
生:我用一个套有塑料袋的瓶子(边讲边实验),把瓶子放到热水里,塑料袋鼓起来了(鼓得不明显),把它再放进冷水里,塑料袋就瘪下去了(也不明显)。这说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这位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对的。但是它的装置太小了,而且有漏期的地方,同学们不容易看清楚。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实验,它的构造同这位同学的设计差不多,可效果更明显一些。现在,就让他再给大家做一遍(教师出示实验装置)。这是一只玻璃瓶,瓶口套了一只瘪的气球,实验时请大家注意气球发生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生:(把玻璃瓶放入热水里)
生:气球鼓起来了。
生:(把玻璃瓶放在冷水里)
生:气球瘪下去了。
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刚才同学们汇报的都是有关空气的实验。现在老师也来为大家做一个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板书:空气)。
大家看这个实验装置,这根细玻璃管里有一滴红墨水,玻璃瓶里是空气,现在老师用手掌的热来加热玻璃瓶里的空气,请大家注意玻璃管里红墨水滴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边讲边演示)。
生:我看见原来在下面的红墨水滴上升了。
师:谁能讲一讲,这滴红墨水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老师的手捂住了玻璃瓶,瓶里的空气受了热,体积胀大了,推动了红墨水,使红墨水滴的位置上升了。
师:对的。现在老师再用冷水使瓶里的空气受冷,大家再看红墨水滴的位置发生什么变化(边讲边演示)?
生:看到玻璃管里的红墨水滴下降了。
师:你能不能讲一讲,这是什么道理?
生:老师用冷水使玻璃瓶受冷,瓶里的空气受冷体积缩小,所以玻璃管里的水滴的位置下降了。
师:对的。我们一起做了四个实验,实验的结果都看到了一个相同的现象:空气受热以后,它的体积胀大了;受冷以后,它的体积缩小了(板书:体积胀大、体积缩小)。同学们,通过对空气的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它告诉我们,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除了空气以外,科学家也对其他的气体做了实验,实验结果也是这样;它们受热以后体积胀大,受冷以后体积缩小,这些实验结果告诉我们: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下面请一位同学向大家汇报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
生:我的实验是为了查明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有一支钢笔,笔套拧不开了,我把它泡在热水里,过了一会儿,把钢笔拿出来,轻轻一拧就拧开了。这证明固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做实验。
生:我有一粒钢珠和一只玩具铁锅(边讲边演示),我在铁锅中间打了一个孔,这粒钢珠刚好能通过这个孔。现在我把钢珠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再放到铁锅的孔里,它通不过去了。把钢珠放进冷水里受冷,再放到铁锅孔里,钢珠有能通过小孔了。
师:你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我的实验说明了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他的实验设计得很好,同学们一定看得很清楚。现在老师再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做实验汇报。
生:我的实验是为了查明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有一个铝环(边讲边实验),我把它放在纸上,再在铝环的边上画上两条线,然后把铝环放在火上烤,等热了以后再放到纸上去比较。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用画好的两条线来比较受热后的铝环体积是否胀大,坐在下面的同学看不清。老师也有一个用铝环做的实验,但是不用画线比较的方法,而是在木板上钉两只钉子(出示实验装置),钉子间的距离刚好能让铝环通过。用这个方法来检验铝环体积的变化,同学们看起来会很明显。下面就请这位同学把老师设计的实验做给大家看好吗?
生:好。
生:现在把铝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边讲边演示),再放到铁钉之间,铝环通不过去。把铝环放进冷水里使它受冷,取出来放到两钉之间,铝环又能通过了。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铝环受热以后体积胀大了,铝环受冷以后体积缩小了。
师:你们做了几个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现在老师也来做个实验给大家看看(出示实验装置)。这是一根铝条(板书:铝条),它也是固体。老师把铝条放在架子上,一端是固定的,另一端是不固定的,铝条可以在这里滑动,并且它顶着一根指针,如果铝条受热后体积胀大,指针就会怎样?
生:指针就会被顶起来。
师:如果铝条体积缩小了,指针又会怎样?
生:指针就会下降。
师:同学们,现在指针在什么地方?(演示实验)
生:指针停在红标记上。
师:现在老师给铝条加热,指针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我看见了,指针在向上升。
师:指针上升,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铝条受热后体积胀大了。
师:对(板书:体积胀大)。现在老师用冷水冷却铝条,指针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指针下降了。
师:这是什么原因?
生:说明铝条受冷体积缩小了。
师:说得很对(板书:体积缩小)。我们做了铝条的实验,同学们做了铝环和钢珠的实验,大家想一想,这些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对(板书: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经过两节课的实验和研究,做了水、酒精这些液体的实验;也做了空气的实验;又做了钢珠、铝环、铝条等固体的实验,这些实验,能不能给它下一个总的结论?
生: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谁能把这个结论再简化一下?
生: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这个结论下得好,既简洁,又概括了主要内容(板书: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请大家一起读这个结论。
生:(朗读结论)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比如我们平时用的体温计(出示体温计),它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生活中,有时瓶盖拧得太紧了,我们可以把瓶盖放在热水里泡一下或在火上烤一烤,就可以轻松地把它拧开。这就是利用瓶盖受热以后,体积胀大而做到的。
这里有两张图(出示挂图),一张是夏天画的,一张是冬天画的。你们看一看,想一想,哪一张是夏天画的,哪一张是冬天画的,并讲讲道理。
生:这两张画的不同地方在电线杆上,上面一张画的电线是下垂的,下面一张的电线是绷紧的。由此可以确定上面一张是夏天画的,因为夏天气温比较高,电线遇热后伸长,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所以,电线下垂。下面一张是冬天画的,冬天气温比较低,电线受冷体积缩小,结果电线被绷紧。
师:你说得很好。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热胀冷缩的知识,还自己设计验证了热胀冷缩的实验。热胀冷缩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这种现象也是到处存在的。我们今后要经常注意观察,哪些地方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哪些工作要利用热胀冷缩的性质?哪些地方要防止产生热胀冷缩而造成危害?不仅要观察,而且要思考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这种变化叫热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的实验效果
2、制造一个简易的观察水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探究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课件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引导学生猜测
1、出示一瓶水、饮料。
上课前老师和大家说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想听吗?老师去买饮料,但我却发现所卖的瓶装饮料没有装得满满的(课件),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知道是为什么吗?
2.学生猜测。
(二)清楚的观察水受热或遇冷后体积的变化
冷热会对液体有影响吗?要想知道这个答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
师出示同样的两套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杯热水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1.师:通过气球皮鼓起来的程度,我们无法判断着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材料烧杯、烧瓶、玻璃细管、胶塞。
请同学们小组内研究讨论一下,怎样把这些实验材料组装成实验装置?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后并试验组装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师问:细玻璃管起到作用 ?红墨水能发挥什么作用?可不可以不用?小组讨论。
4.交流讨论结果。
5.提出实验要求:
(1)小组内要有分工合作
(2)仔细观察水柱是怎么变化的
(3)作好记录
(4)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6.教师巡视指导
7.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问:液面是怎样变化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细玻璃管里液先慢慢上升,后快速上升,再慢慢上升,然后停止上升,最后慢慢下降 ,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大家知道了什么?
8.那么水受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
9.组织学生汇报
10.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三)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
1.师:除了水你还知道那些液体?你们自己带来了什么液体。
用同样的方法,看看你们自己带来的液体是不是和水有一样的性质。
2.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是用什么液体?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3.归纳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许多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4.小结:像酒精、醋、食油、豆奶和饮料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四)总结
1.现在谁来和大家说说瓶装的液体为什么都没有装满呢?
2.请大家看看这瓶红茶和水,为什么红茶比水留空的空间更多呢?
像生活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细细想来,还真的有怎么多科学道理。生活中的科学真是随处可见呀。希望大家在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也能想今天一样认真思考,积极动手,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课程教材中冷与热单元的第二课《液体的热胀冷缩》。主要观察水及其他液体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情况的研究设计此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引导学生亲厉探究科学、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通过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采用不同方法的进行动手操作实验,比较液体的热胀冷缩会让他们很感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会用控制单个变量的方法进行对比的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同学开动脑筋,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初步的思维能力、比较能力、控制变量能力及动手能力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玩中带着愉快地心情观察实验现象,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个别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归纳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过程。
3、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实事求实的良好习惯,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及描述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学生能探究认识水等多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小组实验时,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入
2、魔术激趣,初步感知水的体积变化。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老师设问。
2、学生实验。
3、汇报、交流。
4、板书课题。
三、启发联想、拓展知识
1、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联想其他液体是否也这样。
3、分组实验并记录。
4、汇报、交流。
5、小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